上届奥斯卡期间网络上看到这个电影封面几次,巨大的脸占了封面的二分之一,肥胖等于留白,所以让那双眼睛中的眼球显得格外突出。这样的效果就是鱼死的时候,大部分动物死的时候,那种令人不适的惶恐不安,也就是眼睛瞪大,死死盯着,眼白全露的效果。于是,除了病态的肥胖的巨大头颅,这种停滞的露白也让我首先感到disgusting。我没有想要去看的意思。

昨晚看了一下,纯属是因为找了一圈,看了很久没有想看的电影,点开剧情类别推荐的一部就是它。

鲸是一种巨大体型的动物,它搁浅就会死,而它自己无能为力。只不过它的肥胖不是自己的沉迷执念而是基因工程,不过报道常常说它们在海岸搁浅是一种类似自杀的的行为,就算不是错误地接收或者转译了某种信号,也可以笼统地归为一种“执念”,也就是一种因为看不清但被某种渴望强烈盲目驱动而导致的可能发生的悲剧。看到一篇澎湃影评说“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以展现被执念/成瘾所困的黑暗心灵著称”。大概就是这样。

影片最突出的主题是拯救。虽然一边是显而易见的查理不愿意被“拯救”,但查理一边在拯救他的女儿Ellie。他总是在说“I am sorry",当你感到抱歉,预设是你与你道歉的对象共享了一种价值观。

It will be ok. 从每个人出生的时候,所有的人告诉你的人生曲线一定是向上的,加上西方特有的you are who you are的鼓励教育,拯救这个话题就变得更加突出——没人告诉你你以后其实可能变得很糟,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总之规则不是之前说的那样了,告诉你这样做就会得到这样的好结果,但是最终发现这没用,总之 许诺的东西没有实现,生活的根基规则没有在一条因果链上,这条链断裂了,你左右是链条的这一半,右手是那一半,但是不知道如何接起来。

答案其实挺简单的,不管方式如何,最终起作用的就是换一种价值观、人生观,也就是换一个世界,也就是换一种因果关系来解释各种各样的情形。因果链越是紧绷,断裂得越快。

维持融入共同体所具备的必要“善良”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大家觉得只有查理是一个善良的人,其实他在临死也只是做了一块映衬剧中各人物的背景板,给他们一个发泄的通道。不过我觉得,做好人久了,对社会规则了然于胸,并且过于共情别人的感受,常常会将自己困在一种呼唤来自四面八方,而你不知道朝向哪边,也无从迈脚的境地。

查理是吃死的,他的自暴自弃是吃,与他瘦死的男友形成对比。这里的暴饮暴食不是一种贪婪的欲望,而只是一种不配合。男友Allen因为夹在宗教家庭和自己性取向天性之间,两边不能选,质疑宗教的训诫和自己切身感受到的天性的热爱到底该听从哪个,哪个是对的,哪个是真的。既不想辜负热爱,又觉得自己有宗教的责任,于是他就死在一种无实体的概念中。无形而可杀人的东西很多,六脉神剑的剑气杀人,可能觉得不靠谱,没有科学根据。音波可以杀人,很形象,有科学根据。一个人在两难境地中无法抉择的死于无形,人们会把重点放在这个人的不灵活变通,而说出“真愚蠢,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呢”。但是忘掉自己呼吸在这种由其他人主导的思维方式中。从小的所见所闻,解释世界的权利,告知社会规则的方式,给出的人生选项,全部在别人手中,而等人长大了,开始知道自己活在一种不可见的东西叫氧气中,或者更不巧,他开始想我能不能活在氢气中,的时候,冲突就产生了。

查理是一个老师,老师的工作就是交给学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错的。他掌握了决定谁的写作是好的,谁的不好的权力。所以,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强加给了别人。就像教会或者关心别人的人,他们都是将自己觉得好的,交给别人。关心别人也是一样,我把我觉得好的生活方式强加给你。比如我要给我妈买个吸尘器,我说我看了几天你们的生活,我发现这个将会大大便利你们的生活,让你们感到轻松,但事实上,他们愤怒地拒绝了。觉得这是一个麻烦。再过几天,你可以再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那些买给他们本应该解放他们的生活家电,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工作,一切抵消了,除了抵消不了的占用了空间。他们有了洗衣机,但是他们经常维护它,他们有了电蒸锅,但是他们用一次洗一次,并且抱怨真的很难洗。或者说,你跟室友说,袜子怎么能跟内衣一起洗呢!有细菌!你的室友觉得,我用的除菌洗衣液,而且我没有脚气!

或者再举一个例子;

老太太说隔壁的姑娘根本不爱她的猫,她天天把它们放出去,让它们在汽车穿行的马路上,万一被撞了怎么办!而且她每天上楼下楼那么大声音,实在没有公德心!

但是姑娘告诉你,猫是一种热爱自由的动物,我让它们去公园玩,晒太阳,它们会更舒服。而我上楼,我已经足够小心了,楼板是木头做的,那么年久失修了,我能怎么办!

全剧中Liz和Ellie是“不虚伪”的。Liz尊重了查理要把自己吃到死不去医院的意愿,她给他带一些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尽可能让他走的时候舒服些。Ellie一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满嘴的脏话,恶毒而无情。查理一直要求他的学生做什么??写“真实”的东西!他知道人们不可能没有抱怨和不顺。他最喜欢的Ellie八岁写的《白鲸》的读后感就是Ellie读完的真实感受,她觉得梅尔维尔只是写一个悲伤的故事,让所有同样悲伤的人感到舒服些,毕竟还有更惨的。

查理的善良也是他一直在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对身边的人感到抱歉,感谢他们的付出,对此造成的伤害感到内疚。不过善良的人往往说不出自己具体想要什么,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东西,什么爱好。他们对其他人的喜乐非常了解,他们感恩,不取,谦让,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在虚无的时候就会变得不可解。他们只会排除,不会添加和选择。

宗教拯救只是上帝通过他是万能的,在这样一种不可被证伪的默认前提下,强行改变一个人的三观,这个人将会因为上帝万能,上帝完美这样的前提认知,而不去 也 不用反驳,多加思考,辩证看待是否要选择这种新的三观。 这种拯救,无需拒绝,绝对有效,也是因为你放下了一切质疑和抵抗,而不是因为其本身天然的效力。

所以 如果你觉得自己处在一种需要被拯救的状态,实际上如果你不加思考地选择任何一种自己觉得舒服的新的价值观,你就被拯救了。而最终,其实不管是宗教拯救,别人的拯救,还是自己的拯救,检验标准都是自己是否能感到快乐和自在。如果感受不到,即使强行信任宗教,也是枉然。

这种意义上来说,查理是了解自己的,他选择的一条wasted way,自暴自弃的路,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拯救。他知道如果自己去医院,治疗,生活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一样是百搭。


鲸The Whale(2022)

又名:庞然大物 / 我的鲸鱼老爸(台)

上映日期:2022-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22-12-09(美国)片长:117分钟

主演:布兰登·费舍 / 萨迪·辛克 / 周洪 / 泰·辛普金斯 / 萨曼莎·莫顿 / 实谛·史达仁 / 杰西·辛克 /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 

鲸相关影评

VangieV
Vangi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