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是他早就死了........
R君说
“为其所应为,
这样的人才是勇敢的。”
(列夫.托尔斯泰)

这部影评,其实本来R君是期望等管虎的《八佰》上映之后统一写的。但是没有想到《八佰》竟然撤了档,而且至今没有确定后续上映时间。
世上的很多事情大抵都是简单明快反而效果好,越是搞的复杂,自以为想的很全面,很伟大反而越不能做成。但是偏偏还是有人喜欢做很多贻笑大方的事情,当然可能这也是他们认知的自我人生价值体现的一部分......
以寡敌众,最终全军壮烈的故事在历史上实在很多。而这些实例,又的确非常符合所有正面的价值观,比如责任感、勇气、智慧和爱国主义,所以理所当然的会被文艺作品青睐,所以好莱坞有《斯巴达300壮士》、《阿拉莫战役》,《天国王朝》,韩国有《黄山伐》、《安市城》,英国有《祖鲁战争》,而这一次,宝莱坞的《凯萨里》(Kesari)也是一部典型的讲述孤军死战的故事,而且,这也是一部完全基于历史真实的作品。

除了电影本身无论在娱乐性,还是战争场面表现都相当不俗(豆瓣目前7.5分),这也是R君自己看过的第一部彻底以“锡克教”群体为主角的电影作品。(没错,就是那个很多人有印象,但是始终不了解的,头上一直包着一块黄色大头巾的民族)。并且战争的双方,是英属印度和阿富汗的部落,也是极少会在我们的历史知识中涉及的部分。
有时候我们真该感谢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才能让今天我们能有机会接触到那么多更全面的世界,也才能让我们更能清晰的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应该秉持着怎样的价值观。
失去开放心态的人,当然不会体会到世界的那些美好。
著名的Saragarchi战役
这是一场英属印度和阿富汗的部落之间的战役。
从1600年开始,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逐步进入印度,控制并且殖民。在经历了1857年的印度大规模起义之后,东印度公司退出了历史舞台。1876年,英国女皇正式加冕成为“印度女皇”,开启了“英属印度”全面殖民时代。
(这一段历史,在R君对阿米尔汗的电影《印度暴徒》的影评中有过详细的描述:因为这部电影,阿米尔汗向观众道了歉)
其实当时世界的霸权主义当然不止只有英国一家,在遥远的北方,还有当时的俄罗斯一样对亚洲虎视眈眈。也正是因为英国殖民了印度,并且把势力往北方逐步推移到了帕米尔高原,这就让本来毫不接壤的2个大国的地缘冲突变成了现实。
如果有机会可以看到1895年的地球版图,你会发现在横躺在塔吉克斯坦和克什米尔地区俄国和英国的力量中间的,正是阿富汗的一条狭长的地带,也被称为瓦罕走廊。
直接的地缘冲突当然对任何一方都是希望避免的,需要建立缓冲区,而英国人尤擅此道,所以在1893年9月,在英国的威逼下,阿富汗签订了一个杜兰协定,划定饿了阿富汗和英属印度的边界,就是著名“杜兰线”。因为这个协定,阿富汗被迫放弃了斯瓦特、巴贾尔和奇特拉尔,让几百万什图人被划入印度一侧。一个民族就此被分割开,形成了民族冲突,造成争议多年的“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后来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麦克马洪线”也是如出一辙。)
因为这条“杜兰线”并不符合阿富汗王国的利益,所以在阿富汗的煽动下,边界地区多次爆发各种部落对英国统治的抗击。在1897年爆发了什图人反抗英国的一场大起义,英国军队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起义压制下去,还为此在阿富汗边境驻军达到4万人,以维持当地局势稳定。
1897年9月12日,著名的萨拉加希战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战场就是在英属阿富汗西北边界的3个哨所,而其中真正参战的,是殖民地的“第36 锡克兵团”(The 36th Sikhs) 中的21名战士,他们面对了整整1万名阿富汗帕坦部落的战士攻击。在上尉哈维达.伊萨尔.辛格(Havvildar Ishar Singh)的带领下,21个锡克战士奋勇抗击,至死不退,他们杀死了大概几百名帕坦部落的反叛军,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这场战役也是印度军队最引以为傲的历史成就之一,据称当时消息传到英国国会时,国会议员们全体起立做了致敬礼。而至今在萨拉加希当地,还立着这个战役的纪念碑,上面刻着这21位勇士的名字。
很多时候,脱离当初的历史现实来探讨这些战争的正义与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论是任何一方,都是为了各自立场上的信仰、使命和责任感而战,所留给我们后世的,就是那些简单、勇敢而无畏的精神以及在生死关头的那些兄弟情谊。所以,不论是死守温泉关的斯巴达人也好,还是在耶路撒冷抵抗萨拉丁的十字军,或是在阿拉莫坚守的美国人,在睢阳拖着叛军整整10个月的唐军张巡部,只要他们的事迹代表着这样的人文精神,就始终是我们钦佩和颂扬的历史伟绩。
至少,就这一点而言,本片还是演绎的相当出色。无论是上半部分相当诙谐的军营生活,还是下半部分激烈的生死搏杀,即便在一些情节的处理上显得略有做作煽情(比如战士们特别去帮当地的民众修了一座学校),但并不妨碍整体电影的流畅和主题的展现。
有趣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印度电影中男主角对女主角显得那么顺从了。哪怕是那么强悍的上尉,在心爱的女人面前,似乎也只有柔情似水的份。看来,上帝给人类安排的基因就是一物降一物,无关乎种族啊.......哈哈哈。
为何而战
在最近相当红火的《长安十二时辰》中,作为主角的张小敬的命运,确是牵动了所有读者的心。这样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却是出自一个死囚的身份,并且始终在这些更高官阶,甚至同僚面前,是一个信任度不高的形象。而这些所有的怀疑,几乎都出自同一个来源:他做事的动机。
的确,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动机和缘由。但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人生真正的需要和目标,或者说,只有极少数人,是能对自己想要的目标有个清楚的认识并且付诸行动,而大多数人,其实只是被环境所推动着被动的在度过自己的人生。(当然,不排除某些自以为是,实则愚蠢至极的人也以为自己掌握了人生真谛)
所以大多数组织和团队的实际情况是:团队只相信他们的leader(领导人),并且几乎100%服从于领导人的意志和指向,以领导人的价值观为准绳和指南。
所以,大多数成功的团队具有的特质是高度的执行力和近乎宗教信仰般的精神纽带。这也是为什么太多聪明人聚在一起的团队却往往创造不出结果,因为他们过于聪明,只相信个体自我,对自我利益的保护和追求凌驾在团队之上,常常不是无法“共患难”或者就是不能“共富贵”。
但是无论如何,解决“为何而战”的问题,尤其是针对领导者的“为何而战”的问题才是一只团队战斗力的核心和源泉。
《凯萨里》也是一样。
应该说,电影对哈维达上尉的人物刻画还是非常成功的。实际上,类似成功的电影都会以一个真正主角的个性为核心来展开故事,让悲壮的战争作为渲染的背景。(比如《斯巴达300》中的国王列奥尼达斯,而《300壮士2》用了一样的电影风格,同样背靠着史诗般的萨拉米斯海战背景,但就因为主角缺少人格魅力,就只能沦为一个普通商业电影而不是经典之作)。
人格魅力,无论在哪个行业,哪种形式从来都是核心。
21人对10000敌军,任何智商还算正常的人都知道结果意味着什么。但是因为哈维尔不退缩,所以36锡克兵团也不退缩。
而R君最喜欢的,是哈维尔的动力。作为殖民地的当地兵团,他们并不受到英军的待见。哪怕在一个战壕中浴血死战,在殖民者的眼中,他们是不可信赖的,贪生怕死,受人鄙视的种族。所以哈维尔明知道自己回不去,也明知道自己的妻子是怎样的期望,但在这样的关头,他选择了坚守到最后一刻。他要让世人见到,一个真正的锡克战士和他头上头巾代表的意义。(与此对应的,正是另外一部精彩印度作品《孟买酒店》中类似的情节,锡克教徒的酒店侍者在危难关头,用自己的头巾为受伤的顾客做了包扎)
谁说意识形态才是最高形式的动力?许多英雄的事迹和奇迹,只是为了让世人表明他们的责任感和态度,为了身边的人,为了他们所相信的价值观。与其什么都都要上到一定层次,有时候真不如还好好相信一下人性本身。
所以《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说的一段话才比任何豪言誓语都更令人动情:
“我在长安城当了九年的不良帅,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每天听到和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达官贵人来说,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这些事情更是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在他们的身边,我才感觉自己活着。为了让这些微不足道的人过着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会尽己所能。我想要保护的,是这样的长安。”
有时候,你真的不需要这些普通人给你留下多好的赞颂,只要看着他们快乐的生活,便以足够。正如钢铁侠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结尾台词:
“Everybody wants a happy ending, right?
But it doesn't always roll that way.
Maybe this time,
I am hopingif you playthis back,
It'sin celebration.
I hope families are reunited. I hope we get it back.
And something likea normal version ofthe planet has been restored.
God, what aworld, universe. Now.”
“每个人都希望一个快乐的结局,
但是没人能保证事事如愿。
但是也许这一次,我希望我们回顾这一切的时候,
我们会欢欣雀跃。
我希望一切团圆,希望每个事情都回到正轨,希望这个星球可以重归美好。
这才是我们现在的美好世界,或者,整个宇宙。”

张小敬是这样想的,列奥尼达斯是这样想的,哈维尔是这样想的,贝里昂是这样想的,美国队长是这样想的,张巡一定也一样是这样想的......
每个民族,每一个阶层,每一段历史,都有他们的辉煌,也有他们的黑暗。但是贯穿始终,能为人传世歌颂的,永远都是这样的人物和精神。
因为他们为我们而战,所以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因为他们真实,所以我们才爱这样属于我们的英雄。
Yes, Part of the journey is the end. 但是有的人死了,他会一直活着;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R君,2019年8月11日,于上海,台风“利奇马”再次被结界挡出之后。
R电影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近期印度电影影评:
-因为这部电影,阿米尔汗向观众道了歉
-《苏丹》: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厕所英雄》:轰动全印度 - 家里没有厕所就离婚!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8.6分,让信仰净化你的美好心灵
-《帕德玛瓦蒂王后》:让印度几乎发生暴动的影片
-当心,耍小聪明会送掉自己的性命

91届奥斯卡专题影评:
- 《何以为家》:不要哀怨,家只靠自己去创造
- 英雄,都是面对死神而面带微笑。
- 波兰版《芳华》,拿了戛纳的最佳导演大奖
- 这部英国《如懿传》,拿了今年奥斯卡10项提名
-《绿皮书》:可能是最名不符实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 无缘引进,但这才是2018年的年度电影最强音
-《大闹互联网》:互联网是怎样改变了你?
-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非它莫属
-《小偷家族》:8.8分,却让你开始怀疑“善恶”的标准
-《超人总动员2》:谁说照顾世界比照顾家庭更容易的?
-《游侠索罗》:谁说这电影不好看的?
-《寂静之地》: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
-《复联3:无限战争》:一场令人心碎的战争
-《头号玩家》:9.2分,119个彩蛋,年度最燃的电影
-《黑豹》:票房出众的土著版雷神

90届奥斯卡专题影评:
-《至暗时刻》:再强大的灵魂,都有无助的时刻
-《水形物语》:成年人的幻想与童话
-《伯德小姐》: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
-《魅影缝匠》:有一种爱叫互相伤害
-《佛罗里达乐园》:迪斯尼乐园背后的贫民窟
-《三块广告牌》:今年奥斯卡7项提名 别让恨毁了你的人生
-《奇迹男孩》:善良,才会有奇迹
-《华盛顿邮报》:斯皮尔伯格的又一份强烈宣言
-《银翼杀手2049》:的确是一部伟大的续集
-《逃出绝命镇》:2017 脑洞最大的电影
-《寻梦环游记》:爱与救赎,10年来最好的皮克斯电影
-敦刻尔克:那些弱点与光辉并存的人性!
-《星战8》:令人热血沸腾的原力之战
-《金钱世界》:雷德利斯考特对“金钱至上”的中指



凯萨里Kesari(2019)

又名:橙黄色的头巾

上映日期:2019-03-21(印度)片长:150分钟

主演:阿克谢·库玛尔 / 帕丽莱蒂·曹帕拉 / 苏文德·维奇 / 万什·巴德韦杰 / 苏密特·巴士兰 / 阿吉特·辛格 / 维维克·塞尼 / 马克·班宁顿 / 

导演:安劳格·辛格 / 编剧:吉里什·科赫利 Girish Kohli/安劳格·辛格 Anurag Sin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