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这一年,德国著名导演弗里茨·朗,在美国执导了一部不朽之作《血红街道》。虽然这部电影是对让·雷诺阿第一部有声片《母狗》的重拍,但用心至极仍为人津津乐道,也算是向让·雷诺阿的致敬之意。提及弗里茨·朗拍于1936年的第一部有声之作《M》(又译《谁是凶手》)的多,而这部却较少提及,几乎被人遗忘。事实是,这部与《M》前后相呼应,都在诠释“现实社会、人性和罪恶的根源”,可看作导演的倾心阐释。也是他自己喜欢的一部作品。只不过《M》是考证社会对一个罪犯的种种态势,继而考验各色人面对整个无序社会的反应。从政府、警方,黑社会到普罗大众,都无力承担“M”虐杀小女孩后的深重罪孽,只有群起而攻“M”。一切都是那样的病态。不可救药而乌烟瘴气。

的确,弗里茨·朗是一个富于远见和智慧的导演。他看出了当时德国的人们忽视的许多问题。他与早先远赴美国的茂瑙、刘别谦、威廉·惠勒和比利·怀德等德国、奥地利导演,都有着共同的特质,就是善于构建和驾驭电影的真正精神实质,从故事到拍摄手法,都是后人无法逾越的大师。简单的说,就是电影拍得都好看。正是这些人,成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也造就了好莱坞的辉煌。

从《M》喧闹中走出,《血红街道》,则静谧和微观得多。一个即将步入老年的出纳,可谓一辈子兢兢业业,老实做人,业余时间画画,以滋养他唯一的精神人生。从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就是对自己的画作,也从不希冀什么“大发”,仅限于自娱而已。当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孩,在一个雨夜的街道,不期而遇的闯进了他的生活。他就再也无力抵抗。对于她的美艳,对于她的亲昵,对于她的乖巧,还有对于家里恶妻成天的唠叨,无疑,年轻的凯蒂,成了他人生唯一的慰藉“港湾”。

克瑞斯得“救”了。老树开新花。他愿意为这个叫马奇·凯蒂的女孩倾其所有,愿意为她去做他终生所不耻的事,去挪用公司的钱,为她租房。他可安心的一边观赏着美女一边用心作画。人生毕竟不是一厢情愿的儿戏。他爱她。她不爱他,只爱他的钱。她爱的是年轻又油腔滑调的强尼,一个活龙活现的骗子。准老头浑然不知。

准老头克瑞斯先生成全了凯蒂和她爱的痞男。也在无心之中,引爆了自己惊世的画作。只是创作者是马奇·凯蒂小姐,而非克瑞斯先生。克先生也不在乎,只要被纽约最著名的画廊认可,只要她还爱着他。一旦他发现她爱的是痞男强尼,他会如何呢。他仍然为了爱,会作最后的努力。

事实证明,眼见为实的真相,远不及内心的真相“雷人”。一旦凯蒂以一种嬉戏的口吻滔滔不绝地数落他的爱的时候,他就再也无法忍受她内心的真相了,就如马丁·斯科塞斯说到的“从现实回到了梦魇”。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他活着也只是一个幽灵的游荡。他真的疯了,萦绕他耳际的,唯有凯蒂的“强尼,我爱你……”和强尼的“小懒虫……”等之类的呓语和幻觉。当落魄的他,看到画商把他画的“马奇·凯蒂小姐的自画像”卖到一万美元时,他没一丁点反应。只有夜深的寂寥的大街,只有他的踽踽独行……

这部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精心的构建了一个爱的“连环套”。着实意味无穷而令人哀婉叹息。弗里茨·朗早早走了,而表演大师爱德华·罗宾逊出演的克瑞斯和名角琼·贝内特出演的凯蒂小姐,无疑会永远活下去。一直以来,人们对雷诺阿的《母狗》评价高于《血红街道》,这除了“先入为主”之外,更多的可能是缘于原创性层面而忽略了重新演绎的难度与高度,其实,这无关紧要,都是难得的经典且多一个比较而已。

谁是爱的凶手。

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答案。因为只有爱本身,才配做爱的凶手。由道格拉斯·瑟克于1955年执导的另一部经典电影《苦雨恋春风》,同样呈现出三角情的特异性。爱如涡流,不停地原地旋转,方向不明,却执着非常。结局可想而知。亲如兄弟的好友,面对同一个挚爱的女人,或多或少,都会露出爱的专制与自私。只有当一切都不可挽回时,失去才显得有那么一点意义。死者的妹妹,对大哥的情敌,在关键时刻,仍保有着那一份纯真之爱。

那爱,到底是什么。无数人,会想到这个幼稚的诘问。其实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想像。爱莫能助。每个人对于爱的表现,都是迥异的。面对爱,有的人一旦全身心的投入,都有可能恍惚和“弱智”。除非他(她)本身就是冰,或惯于玩弄的欺骗高手。爱,对于平常或善良的人来说,或许就承载着他生命精神的全部。由此,爱突显出人与人之间的心性深浅和心智的差异性。似乎这与年纪大小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2009、7、1


血红街道Scarlet Street(1945)

上映日期:1945-12-18片长:103分钟

主演:爱德华·罗宾逊 Edward G. Robinson/琼·贝内特 Joan Bennett/丹·德亚 Dan Duryea

导演:弗里茨·朗 Fritz Lang编剧:André Mouézy-Éon/Dudley Nichols/Georges de La Fouchardiè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