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月下旬,已经进入小年的全中国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欢乐气息,但“新冠肺炎”这个新名词却闯入了大家的视线。
大家一边讨论着疫情,一边叮嘱着家人朋友戴好口罩,做好消毒防护工作。白的,蓝的,灰的黑的,每个人脸上都蒙着口罩,眼神凝重,步履匆匆。人们开始担心注重社交距离,害怕咳嗽,警惕着公共场所的一切。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凌晨通告:全市公交地铁停运,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刹那间,武汉封城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大街小巷到处人心惶惶。武汉,为了疫情的控制,割裂了与其他城市的往来,变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岛。

“过去的14天内有无经过武汉,有无接触武汉人”这样的对话发生在中国每一个社区,每一户人家前。一时间,人们“谈武汉色变”,而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也成了全世界的众矢之的。
那段时间,看着我们从小熟悉的大公鸡地图由浅红变深红,人们不断刷着有关疫情的信息,中国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中。

正处于脱贫攻坚战最关键一年,处于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为了全世界的安危,防止疫情扩散,选择停下前进的脚步。全国13亿人民除重要岗位外,一律停工停学,在家隔离。其背后隐藏的是对于国家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分摊到世界上每一个人对于工作、学业、经济、家庭和未来的影响与走向。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武汉,这座依傍长江,带有江湖气的城市又恢复生机。

8日0时,百年江汉关钟声敲响。长江沿岸,25公里主题为“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灯光秀亮起。城市灯火通明,沉寂了76天的武汉重新归来。

截止到6月2日,989万人的全民核酸检测结果出来。0确诊。
6月26日,日本导演竹内亮的武汉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上线,不到24小时,观看次数就破千万。
在这部纪录片中,他从100个值得记录的武汉抗疫故事中选取了10个,拍下了武汉最真实的一面,也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好像身临其境的去了一趟武汉,体会当地风土人情,近距离看望这个让我们牵挂已久着的城市。
故事壹 |疫情后的餐饮复苏
新冠疫情的爆发地——华南海鲜市场,是竹内亮抵达武汉的第一站。
但如今的它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曾经依赖这个市场的人们现在怎么样了呢?
竹内亮采访的第一个人是一家日料店的老板,赖韵。从武汉封城那天开始,他的店就基本处于关门歇业的状态。如今,武汉治愈,他的店也要重新开张了,自己亲自去市场挑选日料食材;店里唯一的厨师因为减薪辞职;考虑到客人的经济问题,把原价45元的酒只按照进货价25元来卖....
 “我的店已经开了7年了,非常有感情,现让店能够维持下去,让它盈利那是以后再说的事,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当老顾客再光顾,那种开心和喜悦,很难用别的东西取代的”
故事贰|疫情中的创业者们
竹内亮拜访了武汉最大的购物商场,由于经济不景气,许多店面都正在倒闭。一家艺术教育店铺正在拆店,在一旁看着的创始人百感交集,酸楚落泪。

故事叁|用坚强来对抗悲伤
龚胜男,是主动请缨上前线的护士,镜头前的她总是在笑,一副爽朗天真的可爱模样。

但聊到疫情期间的死亡,轻快的聊天气氛突然变了....她的眼睛迅速变红,恳请摄影师不要录这一段。
“看到在殡仪馆前拿死者遗物的家属排起了很长的队”
“这个场景是非常令人难受的”
在她的笑容背后,隐藏着患者和他们家人悲伤的记忆。
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独特的人生,完整的家庭。但他们最终相叠加,组成了一组组在手机上浏览的冷冰冰的数字。
故事肆 |患病却因没有病房被拒就医的外公
在这个信息迅速更新的社会,每天都有无数事在发生,但过不了多久,它们就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记忆中沉默,有些事我们应该多提醒自己,勿忘这些瞬息万变的新闻背后隐含的、发人深省的意义。

作为观众的我仿佛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刺骨的寒冬,和那颗比冬天还要凉的心
还有许多故事,为了能多赚一些钱还有为武汉做贡献的一腔热血,四天三夜未合眼的工人。10天就建好的奇迹——雷神山医院,有一千个他们建起
还有疫情期间,近百天未见的小情侣;
初中英语老师,在疫情期间一直用无人机记录武汉的生活,用英语和rap的形式将其展示给世界。

以上是竹内亮镜头下记录的10个普通家庭疫情防控期间的故事,温暖而真实。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次疫情的亲历者,我也问了几个在武汉的好朋友,疫情期间的经历。

有的朋友为我描述了在那时买菜的艰难;还有的朋友在春节前夕退掉了票,不能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和家人团聚。
但隔离期间也有温暖治愈的瞬间,我在不少朋友描述的日常瞬间里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季羡林在《二月兰》中写道“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现在回想起来,处于疫情隔离期间的我们也有着许多“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瞬间。虽然当时只抱着回家过年的想法,带回去的东西不多,学习工作并不方便。但是却给了每个人无比珍贵的在家放松陪伴家人的时间。不少成长中的裂痕得以治愈。

就像疫情初期,网络上有这么一段话
新年的钟声响彻九州
疾病与灾难都会成为岁月的尘埃
相信就在不久后
春风又会吹开这里的樱花
一树一树尽连成蔽日的云朵
而如今,在疾病肆虐过的冰凉土地下
就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武汉,如当年的汶川、唐山、玉树一样,被全中国全世界密切关注着。疫情发生后,武汉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迅速汇集而成的力量,萤萤之光,汇成灯火,汇成每个人心中的光亮。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太多,伟大的、肮脏的、隔阂的,在疫情这个放大镜下,全都浮现出来。
目前看来,疫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的危机和损失是惨重的,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国际形势的走势和我国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但把眼光放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这次疫情给后人带来的会是前车之鉴,也许能给后人带来对于更加来势汹汹的危机的经验和及时止损。
而对于个人来说,是让人们更加重视生命和健康的宝贵。对自然和疾病保持敬畏之心。独善其身、培养辩证性思维,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利用好时间实现自己。
正是每个人心中相信终将战胜疫情这微弱的光,汇聚成火花,涌现出无数你我一样的平凡角色,造就平凡中的不平凡。他们相信个体的力量,也坚信行动能带来改变,促成了一个个积极变化,取得了现在的堪称榜样的抗疫结果。
下一步,每个人要面对的是遭受疫情打击后如何站起来。困境之中,饱含机遇。
竹内亮导演的微博下有这么一条留言“导演口罩半挂着的样子就是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对于新冠最真实的写照,不再害怕但是也没忘记。”
“这几个月,是无数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让这座英雄的城市,回归平凡的日常。”
的确,纪录片带我们到了心系牵挂的武汉,见到了雷神山医院、黄鹤楼、户部巷;也见到了最真实的疫情故事,和疫情过后顽强热情的武汉人民。
傅莹在《看世界》中多次强调,一个大国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我们需要多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要向世界讲清楚国家的抱负和人民的梦想,以获得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不主动讲,谬误就越积越多,赢得理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在竹内亮的《好久不见,武汉》《我住在这里的理由》这些作品中,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国家故事。以做到向内,凝结一心,战胜疫情,复苏经济;对外,给世界各国战胜疫情的借鉴,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故事和意义。

好久不见,武汉(2020)

又名:Long Time No See, Wuhan

上映日期:2020-06-26(中国大陆)片长:61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竹内亮

好久不见,武汉相关影评

紫涵
Yifu
Yifu •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