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生常谈

每次尼古拉斯凯奇出新片,都能掀起一阵“凯奇翻身”的舆论热点。

大多数人都是俗人(非贬义),看热闹多,爱深究少,这是人的天性。

网上铺天盖地的凯奇热与他本人日薄西山的演绎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这年头并没有多少凯奇粉丝;多的是N年前看过几部凯奇电影,对90年代电影情有独钟,对当下电影油灯枯竭而暗暗愤懑的“老影迷”。

这也更进一步说明,凯奇拿不到大制作商业片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并不具备当下好莱坞全球化的商业价值。他是个功成名就的影帝,却不是当下资本的宠儿。

根本上而言,“凯奇翻身”的概念性早已超出凯奇电影本身,是当下影迷在互联网上文化交流(玩梗)的基本单位,换句话说,是“文化模因”。

这里,笔者姑且下个爆论:凯奇翻身的定义取决于影迷看待凯奇电影的角度,而非凯奇电影本身的客观要素。若影迷觉得,凯奇必须拍出一部比肩《钢铁侠》的大制作商业片,那么凯奇将永世不得翻身。

而以《雷恩菲尔德》这部电影为基准,衡量凯奇的电影,无疑,凯奇的表现显示出他沉浸在自己所选的角色中,而非为了偿还债务囫囵吞枣,随便接了一部电影。

这样的凯奇无意是翻身的,至于电影成败如何,票房几许,这是整个电影项目的综合结果,绝非凯奇一人之锅。何况,凯奇在《雷恩菲尔德》只是配角。

2、精神现象学和血浆派对

故事讲述了雷恩菲尔德作为吸血鬼德古拉的仆人,历经百年沧桑,厌倦了唯命是从的窝囊日子,开始觉醒自我意识,寻找人生意义,继而反抗主人的故事。一言以蔽之,一个活了上百年的人在寻找现代性。

故事的直接灵感来自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非独立性,主人与奴隶这一章的有趣论证。

主人在奴隶及其服务中具有他自己个别性自为存在的有效性的直观,但他也依赖于奴隶对他的承认和服从。主人因为欲望得到满足而丧失了否定性力量,从而又转变为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奴隶则在为主人服务中通过劳动耗掉了自己个别性的或一己的意志,扬弃掉欲望的内在的直接性,并通过这种外化和对主人的恐惧造成了智慧的开端,即造成了向普遍性自我意识的转化。奴隶通过劳动重新肯定了自身作为人的存在,并且更能体验生存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也更有对死亡的意识,因而“面死而生”。

笔者甚至怀疑,编剧一边翻着《精神现象学》,一边和同事搞头脑风暴,争论情节设定的激烈场面。

导演McKay将凯奇和霍尔特置入主奴转化的故事框架中,以受害者自怨自艾、自我调侃的虚无视角切入,将黑格尔细致枯燥的辩证法拆解成有趣的影像。但是,其人物深度随着故事的演进没有作更深层的挖掘,整个电影始终停留在后现代式的解构视角中,以叛逆、暴躁的视觉语言,去塑造一个渴望现代意义的”年轻人“。

而现代的意义是什么,对由霍尔特扮演的雷恩菲尔德而言,首先是空洞的自由观,其次是一个值得相守的爱人(奥卡菲娜饰演),最后就是对主人-神的屠杀。

和大多数吸血鬼-恐怖题材电影一样,《雷恩菲尔德》的影像充斥着血浆和暴力,但缺了一样恐怖B级片的粘合剂——性,代之以诙谐幽默,自我调侃。

McKay很善于营造传统美国爆米花片中,面对困境,轻松应对的从容底色。

在最近上映的爆米花片《龙与地下城》中,McKay担任编剧,他的美式幽默取得不俗的效果;《雷恩菲尔德》的叙事特点延续了《龙与地下城》。

欢快的节奏配上狂放的血浆,令本片的娱乐性大增。但正是因为肆无忌惮的血浆,让本片的受众群体过于集中,这也可能是本片票房惨败的原因之一。


雷恩菲尔德Renfield(2023)

又名:吸血鬼特助:雷菲尔(台) / 吸血鬼奴才:雷菲尔(港)

上映日期:2023-03-30(俯瞰电影节) / 2023-04-14(美国)片长:93分钟

主演:尼古拉斯·霍尔特 / 尼古拉斯·凯奇 / 奥卡菲娜 / 本·施瓦茨 / 索瑞·安达斯鲁 / 布兰登·斯科特·琼斯 / 阿德里安·马丁斯 / 卡米利·陈 / 贝丝·劳斯 / 珍娜·凯内尔 / 丹雅·拉贝尔 / 朗达·约翰逊·邓茨 / 克里斯托弗·马修·库克 / 迈克尔·P·沙利文 / 罗莎·华盛顿 / 詹姆斯·摩西·布莱克 / T·C·马特恩 / 卡罗琳·威廉姆斯 / 德里克·罗素 / 戴夫·戴维斯 / 约书亚·米克尔 / 斯蒂芬·路易斯·格拉什 / 莉娜·克拉克 / 威廉·罗格斯戴尔 / 迈尔斯·多莱克 / 露西·浮士德 / 贝茜·波雷戈 / 肯尼思·肯特·布赖恩 / 尼克·德拉戈 / 杰拉尔丁·格伦 / 查皮·吉洛特 / 格雷琴·克莱因 / 

导演:克里斯·麦凯 / 编剧:罗伯特·柯克曼 Robert Kirkman/Ryan Ridley

雷恩菲尔德相关影评